- instance method
- 物件層級
- 定義前的修飾字:無
- 定義語法: def method_name(self, ...): ...
- self 是該instance 的 reference
- 呼叫方法: instance.method_name(...)
- method當中使用物件/類別屬性的方式
- self.AAA = 10 # 將物件層級屬性AAA設為 10
- type(self).BBB = 20 # 將物件類別的類別層級屬性BBB設為 20
- ClassC.CCC = 30 # 將ClassC的類別層級屬性CCC設為30,ClassC未必是自己的類別
- class method
- 類別層級 (假設類別為 C)
- 定義前的修飾字:@classmethod
- 定義語法: def method_name(cls, ...): ...
- cls 是該 class 的 reference
- 呼叫方法:C.method_name(...) 或 instance_of_c.method_name(...)
- method當中使用類別屬性的方式
- cls.BBB = 20 # 將當下類別層級屬性BBB設為 20
- C.BBB = 20 # 將C的類別層級屬性BBB設為 20
- ClassC.CCC = 30 # 將ClassC的類別層級屬性CCC設為30,ClassC未必是自己的類別
- static method
- 類別層級 (假設類別為 C)
- 定義前的修飾字:@staticmethod
- 定義語法: def method_name(...): ...
- 呼叫方法:C.method_name(...) 或 instance_of_c.method_name(...)
- method當中使用類別屬性的方式
- C.BBB = 20 # 將C的類別層級屬性BBB設為 20
- ClassC.CCC = 30 # 將ClassC的類別層級屬性CCC設為30,ClassC未必是自己的類別
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Python 3 的 class: instance method、class method、static method的區別
在Python 3當中,一個類別(class)的成員函式(member function/method),可以定義成instance method、class method、或是static method。instance method是物件層級的函式,而class method和static method是類別層級(無法存取物件層式的屬性)的函式(基本大觀念假設不細講)。以下大致比較一下這三者:
Python讀寫utf-8的文字檔
Python開啟文字檔的時候,encoding這個參數是大家比較不常用的:
encoding如果不指定,會是作業系統的預設選項 (使用者應該可以改,但我沒試過)。如果在linux系列,多半會是utf-8 (有不是的嗎?);如果在較舊的Windows,則是 big5/cp950 。當我們的程式碼可能在多個平台執行時,最好把encoding作明確的設定,免得在讀寫共用的文字檔案時,因為encoding而發生執行錯誤。
with open(f_name, 'w', encoding='utf-8') as f_out:encoding是指文字檔的編碼。如果要讀寫utf-8的文字檔,編碼會是以下兩者之一:
....
....
- encoding='utf-8':純utf-8文字檔 (常見於linux)
- encoding='utf-8-sig':檔案開頭有加BOM (常見於Windows上的utf-8檔)
encoding如果不指定,會是作業系統的預設選項 (使用者應該可以改,但我沒試過)。如果在linux系列,多半會是utf-8 (有不是的嗎?);如果在較舊的Windows,則是 big5/cp950 。當我們的程式碼可能在多個平台執行時,最好把encoding作明確的設定,免得在讀寫共用的文字檔案時,因為encoding而發生執行錯誤。
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
推背圖44象之精闢解釋
大家多半憑著雙羽四足,就猜測是指著習近平與馬英九。
「習」是小鳥白天學飛,所以雙羽指鳥、指習,是沒有問題的。
這個部份,在馬英九與習近平上任之前,就有人解開了。
去年,我再來看44象時,發現了更有意思的地方。
「雖非豪傑」四字,有不突出的意思,
所以「近平」二字也有解釋了。
真不知當年,李淳風是怎麼算出這些東西的。
推背圖原文:
【第四十四象丁未離上坎下未濟】
讖曰
日月麗天
群陰懾服
百靈來朝
雙羽四足
頌曰
中國而今有聖人
雖非豪傑也周成 <==近平
四夷重譯稱天子 <==任期無限延長
否極泰來九國春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自針經驗
- 足三里
- 時常會不小心扎太低。
- 針剛進就會遇到阻力,會以為是刺到血管。再施點力即可通過,起針時沒有見血。阻力應是韌帶或肌肉。
- 陰陵泉
- 見到他人被兩吋針刺到底,會刺到脛神經而讓腿彈起。個人不喜歡這種感覺。
- 自針一吋針下去約8分,似乎刺到血管外壁而停止。留針有針感。
- 內關
- 自針一吋半下去約一吋時,有即將刺到神經的感覺。
- 刺入一吋之前,有兩次遇到阻力的感覺。刺過去之後無不適感,起針時沒有見血。
- 中極
- 第一次腹針。自針一吋下去約7分,遇到阻力。提起勇氣再推進,大約只有再進去1分,最後一小段不確定是什麼軟組織,刺了會進針往內推而沒刺穿。
- 在7分以上有行針,腹部有不難受的針感。吸氣時感覺能更深入。
- 看了資料,說針刺腹部時,會先刺入肌層(沉重,行針會酸脹),再刺入腹膜層(疼痛,行針會放射刺痛)。再穿過腹膜層就真正進入腹腔(鬆軟,非針灸老手不建議如此)。我上次7分,只是才剛到達肌肉層而已。今日狠下心,1.5寸刺入,有到達肌層,似乎快到達腹膜層(呼吸時有些微小刺痛)。腹部的感覺和上次不同,這回腹部有脹的感覺。
- 關元
- 扎了中極的隔天,想說關元也來扎一下吧。扎針時的情形和中極類似。
- 扎了之後躺著睡著了,醒來之後覺得體內的氣有被擾動,不是十分舒服,有一點沒力,有輕微頭暈。過了一個多小時覺得好多了,到小腸經時段時,覺得胃的下口有熱感。
- 氣海(2017/12/24)
- 隨著實力的提升,扎腹針已經沒什麼恐懼感了。
- 一寸半的針,完全扎入,應該有針到腹膜層(見中極解說)。有點痛,無法留針時順便作家事。
- 右尺脈明顯變強。
- 風市
- 手臂下垂,中指所在之處,骼脛束後方凹陷。
- 書上寫1~2寸,用1寸全下,下到3分左右有小阻力,刺穿就好了。
- 行針一下放著,慢慢覺得足跟有感覺,再一會兒覺得大小腿外側也有感覺。那個感覺,就是不太一樣,但分不太清楚是涼感還是溫感。
- 肩髃
- 自針一寸,朝上臂的方向進針。無不適感。
- 陽陵泉
- 自針一寸,腓骨小頭前下方,骨肉之間進針。
- 幫長輩處理腳部外側不適,一針陽陵泉即見效。
- 合谷
- 合谷看似簡單,不過我一直不太敢扎自己,因為常常會有不好的感覺,例如痛、刺到神經肌肉導致手指抽動、出針時常見血等等。
- 目前的國際標準是第二掌骨中點外側,大陸常是立掌對著後谿方向刺,會直中第一背側骨間肌。
- 個人喜歡儘量從肌肉縫中進針,那麼進針點會比較偏向傳統的合谷穴:一二指中間的廣大區域有兩塊骨間肌的縫隙。今日從該處進針,有澀感,出針時見血....不太滿意該進針點。
- 教科書寫0.5~1寸,針0.7左右沒見血,針1.0有見血。
- 養老
- 養老穴"大概的位置",照一般針灸書上所述就可以找到(手部內轉)。
- 但是,進針的那個點位,我個人試了很多次。進針的位置在手部內轉之後,尺側會有點塌陷而橈側會相對隆起。在隆起的那一邊,找肌肉縫進針,目前試過進針約1寸。
其它經驗
- 聽到三位前輩說,心經是從尺側腕屈肌腱的「尺側端」進針,和現行的國際標準「橈側端」進針不同。而三位前輩也非泛泛之輩。用手指按壓時,會發現尺側端的針感似乎更強。
- 由尺側端作順經與逆經斜刺。順經時,二頭肌會有溫的感覺;逆經時,二頭肌會有涼的感覺,而且頭會感覺到洩氣的感覺。這或許是「順經為補,逆經為瀉」,但我仍不敢果斷認定。
- 處理足根痛,刺過患側丘墟、崑崙、照海,都有效。先刺丘墟留針兩分鐘,就好了大半;換個穴再刺,出針後幾乎全好,有那種隨便刺都有效的感覺。不過針了之後,最好一天不要運動,效果比較好。有運動就容易又痛起來。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Python: 在自訂的exception handling中加入traceback來取得錯誤的行號
在我們寫python程式的過程中,難免會在測試時看到程式因Exception/Error而中止。
中止的時候,會看到畫面印出在哪一行出錯。例如程式當中有一行:
int('abc')
我們會看到以下的錯誤訊息。錯誤訊息主要分成三個部份,分別用不同的底色來表示(之後依序簡稱訊息1、訊息2、訊息3):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traceback_test.py", line 7, in <module>
int('abc')
ValueError: invalid literal for int() with base 10: 'abc'
如果我們用了try...except如下:
try:
int('abc')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
則會得到以下的結果,只有訊息3,錯誤的行號不見了:invalid literal for int() with base 10: 'abc'要如何取得訊息1(以取得發生錯誤的行號)和訊息2,甚至是完全一樣的資訊呢?我們需要使用traceback這個module。以下是一個簡單的範例供參考,如果想要更深入瞭解,可以去找python文件:
#!/usr/bin/python3
import sys, traceback
try:
int('abc')
except Exception as e:
ex_type, ex, tb = sys.exc_info() #此行取得ex_type, ex, tb
#印出訊息1: File "./traceback_test.py", line 7, in <module>\n int('abc')
print('----traceback.print_tb(tb)----')
traceback.print_tb(tb)
#印出訊息2:ValueError
print('----print(ex_type.__name__)----')
print(ex_type.__name__)
#印出訊息3:invalid literal for int() with base 10: 'abc'
print('----print(ex)----')
print(ex)
#印出完整訊息,含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print('----format_exception(ex_type, ex, tb)----')
msg_lines = traceback.format_exception(ex_type, ex, tb)
for l in msg_lines:
print(l, end='')
#印出完整訊息,含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print('----traceback.format_exc()----')
msg_str = traceback.format_exc()
print(msg_str)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二次世界大戰,台灣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
今天看到有人談「二次世界大戰,台灣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這個問題,寫了一大堆。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
後來因為台獨與假台獨黨想要去中國化與贏得選舉利益,
所以採取了台灣土地的角度來寫歷史,
同時利用這個修改,內容當中多說了一些日本人的好話與國民黨的壞話,
讓那些小朋友長大之後比較不會投票給國民黨。
但是,這種作法終究只會促進統一的。
因為那些小朋友來到二三十歲時,會慢慢發現從小被真假台獨騙了好久,
有些人心中就會浮現「不如統一算了,共產黨還比較好」的想法。
近期不是有些太陽花小朋友投共去了嗎?就是這個效應。
等到那個時候,台灣在二戰又會屬於戰勝國的一邊。
最後,我個人的意見,台灣當然是戰敗國。
不過對於那些不肯皇民化,歡喜慶祝日本投降的台灣民眾來說,
說台灣屬於戰敗國又好像太殘忍。
寫國家歷史課本的人,會有較多的考量,
例如增加團結、民族自信心等等,
所以會作一些美化,舉世皆然。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
- 從「中華民國」的角度來論述歷史,那麼台灣就可以是戰勝國
- 從「日本」的角度來論述歷史,那麼台灣就一定是戰敗國
- 從「台灣土地」的角度來論述歷史,那麼所有政權都是過客,台灣本身無勝敗問題
後來因為台獨與假台獨黨想要去中國化與贏得選舉利益,
所以採取了台灣土地的角度來寫歷史,
同時利用這個修改,內容當中多說了一些日本人的好話與國民黨的壞話,
讓那些小朋友長大之後比較不會投票給國民黨。
但是,這種作法終究只會促進統一的。
因為那些小朋友來到二三十歲時,會慢慢發現從小被真假台獨騙了好久,
有些人心中就會浮現「不如統一算了,共產黨還比較好」的想法。
近期不是有些太陽花小朋友投共去了嗎?就是這個效應。
等到那個時候,台灣在二戰又會屬於戰勝國的一邊。
最後,我個人的意見,台灣當然是戰敗國。
不過對於那些不肯皇民化,歡喜慶祝日本投降的台灣民眾來說,
說台灣屬於戰敗國又好像太殘忍。
寫國家歷史課本的人,會有較多的考量,
例如增加團結、民族自信心等等,
所以會作一些美化,舉世皆然。
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毛小孩皮膚不好怎麼辦?
推薦一款Goodbye Ouch神奇多功能皮膚修護霜。
這款皮膚修護霜是採用有機蜂蠟為基底(而非凡士林之類的石化產物),
紐西蘭原裝進口,完全純天然成份,小baby也可使用。
對於皮膚的諸多不適都有緩解甚至改善的作用。
有朋友想說,連小baby都可以用了,那毛小孩皮膚不好應該也可以吧?
買來用了之後,除了沒有不良副作用,正面的效果也十分令人滿意。
這款皮膚修護霜是採用有機蜂蠟為基底(而非凡士林之類的石化產物),
紐西蘭原裝進口,完全純天然成份,小baby也可使用。
對於皮膚的諸多不適都有緩解甚至改善的作用。
有朋友想說,連小baby都可以用了,那毛小孩皮膚不好應該也可以吧?
買來用了之後,除了沒有不良副作用,正面的效果也十分令人滿意。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