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這是自己看了資料之後整理的筆記,有一些自己的詮釋。充滿不專業用語,不保證正確,不過看了應該可以有基本的認識,之後再去看更專業的說明。
心電圖原理:
- 心臟用電刺激自己跳動,電會傳到體表,所以可以藉由從體表偵側電活動來畫出心電圖
心電圖與心跳的說明:
- 心電圖能反應心肌的自律性、興奮性、傳導性(電生理特性),不能反應收縮性(機械特性)
- 自律性:自動、有節律地自我刺激
- 興奮性:受到刺激會興奮
- 傳導性:刺激、興奮會擴散影響到鄰近的細胞,造成大家一起興奮
- 收縮性:刺激、興奮後會收縮
- 另一個角度來說
- 心臟動能的起源:自己週期性地電自己(自律性),始於竇房結
- 收到動能之後:被電到的部位會興奮,並且會把電往周遭傳送(興奮性、傳導性)
- 足夠興奮:收縮(收縮性),但是仍有力量的差別
心電圖說明:
- 一個心動週期,有四波、三段、兩間期、一 J 點:
- 四波:P波、QRS波群、T波、U波 (P, QRS, T, U)
- 三段:PR段、ST段、TP段
- 兩間期:PR間期、QT間期
- 一 J 點:QRS波群与ST段之交接點
- 主要區分:
- 心房的刺激(除極)與回復(復極):
- 刺激:P波
- 回復:PR段(不知為何不叫PQ段)
- 整個過程的時間:PR間期
- 心室的刺激(除極)與回復(復極):
- 刺激:QRS波群
- 回復:ST段與T波
- 整個過程的時間:QT間期
- 還不太確定是什麼作用:
- QRS的說明:
- Q向下跌破水平軸(負電位)、R向上突破水平軸(正電位)、S向下跌破水平軸
- QRS三個波有可能只有出現一部份:
- qRs:
- 向上之前有跌破(q)
- 向上之後有跌破(s)
- R的電位絕對值最大(R)
- qR、Qr:
- 向上之前有跌破(q, Q)
- 向上之後「沒有」跌破(沒有s)
- qR為R的電位絕對值大,Qr為Q的電位絕對值大
- Rs、rS:
- 向上之前「沒有」跌破(沒有q)
- 向上之後有跌破(s, S)
- Rs為R電位絕對值大,rS為S的電位絕對值大
- R:向上之前「沒有」跌破,向上之後「沒有」跌破 (沒有qs)
- QS:向下,沒有向上突破水平軸(沒有r)
- rSr'、rsR':
- 向上之前「沒有」跌破
- 向上之後有跌破
- 跌破之後又向上突破一次
- 最大值在 S 或 R'
- 其它情形可以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