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知道原來還有一本黃帝外經,好像是三十年前從漢代的古墓中出土的。前天買來看了一下,還沒看完。
此書很有意思,內容主要是幾位大臣向歧伯請益。當中還有類似「為何內經這麼寫....」之語,有明確的提到「內經」、「素問」、「靈樞」。當中的語句似乎比內經還容易懂,而且是在內經之後才完成的。對內經有興趣的人,千萬不可錯過黃帝外經。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不負責之黃帝內經略讀筆記(一)
前言
看了一些今人對黃帝內經的解釋和引申,覺得人人都很厲害,但是各個說的都有些不一樣。最後決定自己來唸原文。原文聽說是從口耳相傳開始,所以難免會有一些錯誤,這也是在唸的時候要注意的事。目前先進行一次略讀的工作,希望對於陰陽氣血、五行生剋等等,有進一步的認識,以便於融會貫通中醫知識。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 腎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 腎有精、五臟六腑亦有精
- 五臟盛,有多餘的精,就能生子、髮不白、身不重。
- 精會帶給身體能量
- 今之小女生常常生理期過早:營養太過。
- (原文供參考)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 (原文供參考)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寫,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
- (原文供參考) 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 春夏秋冬、生長收藏。逆之傷肝心肺腎。
-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 陽:
- 人之氣通於天之氣,人若順著天之氣,則陽氣(衛氣)固。另一想法是人順天氣,可吸收日月精華,除了從食物之外,還可從天氣來補氣(食氣)。
- 陽氣若天與日,遇到寒暑濕氣(氣滯、氣虛?)會傷陽氣,造成神氣浮、躁喘、傷筋、身腫。
- 煩勞時,需要更多的陽氣,所以會消耗更多的精。當精絕時,會使人目盲耳聾。
- 大怒時,陽氣與形分離而造成腦溢血(陽不足時,血會流出管外)。
- 汗出不澈,會有皮膚的病變。
- 陽氣不行,營氣不從,易受風而生百病。
- 陽氣的量如太陽之運行,日暮之後就該少勞動多休息。
- 陰:
- 藏精供應陽之所需
- 陰太少,陽太多,血脈會太快、人會發狂。
- (陽氣帶動血,血少較輕所以流速快? 心臟查覺血少而加速流動?)
- 陰太多,陽太少,五臟氣爭,九竅不通。
- 陽無法透達至九竅,所以九竅不通?
- 五臟本身也要氣,所以氣就少了。多的氣才會分給其它部位。
- 風入體內傷精傷肝(造成陰陽不和),此時某臟腑過度使用也會被波及,例如吃太飽易下痢生痔,出力過度傷腎傷骨。
- 陰由五味而生,酸苦甘辛鹹會補臟之氣,但是也可能因此剋到其它的臟。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 和四氣調神大論提到類似的論調,觀念猜測大概是:
- 春季天氣通肝,情志與外邪易傷肝之精,進而影響到木生火,所以夏季易病洞泄寒中。
- 夏秋冬同理。
- 再強調精是身之本,藏於精者不病。
- 陰與陽
- 外為陽,內為陰
- 背為陽,腹為陰
- 腑為陽,藏為陰
- 平旦至日中/日中至黃昏/合夜至雞鳴/雞鳴至平旦:陽中之陽/陽中之陰/陰中之陰/陰中之陽,人也要順應著日的變化。
- 冬病在陰(腎為陰中之陰),夏病在陽(心為陽中之陽),春病在陰(肝為陰中之陽),秋病在陽(肺為陽中之陰)。(脾為陰中之至陰)。
- 五藏應四時,各有收受乎?
- (原文) 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穀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 南中西北類似,查書。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 治病必求於本:陰陽者,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
- 不過,現在很多人都不那麼講陰陽。例如發汗能治感冒發燒,就說將病邪排出、皮表有停水....等等。
- 不究根本的後果,就是藥愈開愈多,一帖複方當中十幾二十味藥。現在科中作成了粉,更方便這種亂槍打鳥法。有些名醫,甚至一次的藥當中混了五六個複方,每次再看症狀作加減。雖然說也是有人被看好了,但總覺得如果有究本,應該不會作出這種事。
- 我個人是理論派,傾向將病情歸類到陰陽再處理。還在體會中。
- 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
- 陽是什麼? 陰又是什麼? 一般的說法,像氣為陽血為陰、肉體是陰功能是陽。那傷寒論說的「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汗自出像是毛孔不閉,為何是陰弱而非陽有問題?
- 從「陽化氣,陰成形」來看,其實功能也是有陰陽的。化氣功能屬陽,成形功能屬陰。陽功能的產出也被視為陽,而陰功能的產出也被視為陰。
- 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之討論
- 讓氣上天為陽功能,讓雨下地為陰功能。
- 陽功能有問題,地很多水,但是天空乾燥。
- 陰功能有問題,水都蒸上天了,地面乾燥。
- 有一點很重要:如何才能讓天氣地氣循環? 套用物理學,下熱上冷,氣就會對流了。氣正常對流,就不會肺苦氣上逆,可治咳嗽。
- 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
- 一般人解釋說,味是食物,形是人體的形。但是我覺得形可能也是食物的形,是否道理是一樣的? 意思是說,例如這個果實長這個樣子,其實和它本身的味和氣有關。
- 後面提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所以味是可補精的。
- 陽勝陰病,陰勝陽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 陽勝:熱、陰病
- 陰勝:寒、陽病
- 本篇最後提到「陽病治陰,陰病治陽」,感覺這兩句的「陽病」「陰病」,和陽勝陰病、陰勝陽病的「陽病」「陰病」定義不同。我覺得這裡的陽病是陽勝,陰病是陰勝。古人傳授這麼多東西,在用詞上難免會有不一致,而且也可能是後人傳錯。是否用「陽症治陰,陰症治陽」較好?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