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8日 星期三

Credit的理解與和Debit的比較

Credit是一個常用的字,通常用在信用、信譽上。而credit card也被翻譯成信用卡,另外還有一些意思。如果您在看字典時,無法直覺去理解它的多種用法,那麼可以來參考下文。

有一個比較少見到的字是 Debit。它在會計上是和Credit相對的,Debit是借方,而Credit是貸方。另外,除了有Credit card之外,市面上還有Debit card。例如VISA Debit,是刷卡的時候,錢就直接從帳戶扣除了。

我們可能會有個疑問。為什麼這兩種卡要叫作credit/debit card? 除了功能上的不同,這兩個字本身有什麼關聯呢? 我覺得這個字可以一起來討論,來增進理解。

先來看三個例句: 

The bank debited my bank account. (銀行從我的帳戶拿走了錢)
They sell their products on credit. (他們以之後收款的方式販售產品、先記帳的方式)
My bank account is in credit. (我的銀行帳戶有錢)

取款這個動作是debit,所以debit card就是把錢直接取走的卡。

Credit是被取款的一方,也是付錢的一方。所以在會計的借貸法則中,有一方價值增加(debit),同時會有一方價值減少(credit)。

那麼,為什麼credit是信用呢? 我們從第三個例句來理解,因為有錢,所以有支付能力,或是真的支付,所以被視為有信用信譽。有些人因為來自於付出心血,所以有了credit。這個credit是翻譯成聲譽的,聲譽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付出換來的。一個人的付出換來了其他人的獲益,如果來記帳,那個人會被記在credit方,而受益人是記在debit方。

我們再來看看一些例句:

  • 網路上使用他人的作品,然後說 Thanks for someone's credit.  這就是謝謝人家的付出、成就的作品,而未必是謝謝他的好名聲
  • 電影電視結束時會有 Credits,然後列出工作人員名單,謝謝他們的付出,成就這個作品
  • Some of the credit should go to him.  一些贊譽應該歸他,一定是他有所付出,成就了某件事
  • The project is credited to you. 這個計畫由你負責,你已被登記在付出者名單了
  • The case is hard to credit.  我不相信此事,無法將它記在帳上

有付出能力,真的付出(成就了事情),因而得到了名聲,大致這個場景,就是credit的一體多面。

 

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會計借貸法則的白話解釋

很久很久以前,曾經上過會計課,不過因為對於借貸法則的不理解,所以整個學期下來,覺得學到的東西都記不住。

一般老師的教法,就是:

  • 會計科目有:資產、負債、權益、收益、費用損失
  • 記法:
    • 資產的增加在借方,資產的減少在貸方
    • 負債的增加在貸方,負債的減少在借方
    • 權益的增加在貸方,權益的減少在借方
    • 費用損失的增加在借方,費用的減少在貸方
    • 收益的增加在貸方,收益的減少在借方

可是,有個根本的問題,就是什麼是借,什麼是貸。瞭解了借貸,不就應該自然瞭解T字帳怎麼記嗎? 以前上課的時候,老師沒把借貸說清楚,就只是讓大家把T字帳記法背下來。像我這種只是有興趣想學,而非從事會計工作的人來說,核心觀念不清楚,這些記法很快就忘了。

最近又突然想去理解這事,查到英文版Wikipedia的借貸法則,寫得比較明確。意思是會計記的是一筆筆的交易。一筆交易,就是「價值」從A科目轉到B科目。 A科目是轉出,記在貸方。B科目是轉入,記在借方。

所以,我們要理解上述五個科目,究竟是正價值還是負價值:

  • 正價值的科目,增加要記借方因為有價值轉入,反之減少記貸方
    • 資產是正價值,這個很好理解
    • 費損也是正價值,為什麼呢? 費用科目其實是用錢換回來的東西,可能是無形的服務,或是用錢去擺平什麼事。所以它其實像是無形資產或零散小資產等等,廣義來說也算是一種資產。
  • 負價值的科目,增加要記貸方因為是價值轉出,反之減少記借方
    • 負債是負價值,這個很好理解
    • 權益也是負價值,可以視為是老闆、股東放在公司的錢,就像是公司向他們借來的錢。
    • 收益為什麼是負價值別人是不會白白送錢給公司的,給錢一定是要來換取什麼東西。所以分類上是收益,實際上公司是付出了某些服務,就好像是付出了無形資產一樣。
相信有了以上的理解,大家應該就不用死背五大科目增減該怎麼記了。

 

 

2021年11月2日 星期二

Trick or treat 的中文翻譯

 Trick or treat: 乞討

我家小孩的翻譯。我個人覺得滿不錯的,因為乞的音和tri類似,而討的音和結尾的t也配合。

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新冠疫苗「有效率」的計算方式

這兩天傳出美國瑞輝藥廠的新冠疫苗(要保存在-70度C的那一支),有90%的有效率。另外,有一個俄羅斯的Sputnik V疫苗,有92%的有效率。這些有效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

簡單來說,方法如下:

  1. 找一群受試者,注射疫苗或是安慰劑
  2. 等一段時間,看看這些人有沒有得到新冠肺炎
  3. 1.0 - (疫苗群組的得病率 / 安慰劑群組的得病率) = 有效率 = 得病率的降低率

他們必須要等到一定數量的受試者發病,數量愈多,有效率的可信度愈高。所以在受試者得病的數字更新的同時,也可以持續更新有效率。因此才會有報導說「目前94位受試者得病、預計要等到160位左右得病」云云。

2020年10月2日 星期五

對於加拿大的西醫醫療體系的看法(不含牙醫)

在加拿大的西醫體系,也是有類似全民健保的。只要繳了保費(沒錢繳可以申請補助?),看體系內的醫生是完全免費的。他們的醫生有:

  1. 家庭醫生:在台灣有很多內科、小兒科、耳鼻喉科、皮膚科診所,在加拿大就都是家庭醫生包辦了。去看家庭醫生免費,拿處方簽去取藥需要付費。
  2. 專科醫生:和台灣的醫院一樣有分科,不過通常要透過家庭醫生轉診才能進去。另一個管道是急診。只要進了醫院,就是完全免費,包含任何的手術、用藥等等。

看起來好像是很好的分工合作,但是實際上有很多的問題,以下舉一些例子:

  1. 家庭醫生是按病人來訪數,向政府收費的。例如患者說:「我頭痛、咳嗽」,家庭醫生會說一次只治一個方面,頭痛咳嗽二選一,不願再多聽,還會趕病人,療效也不好。
  2. 例如皮膚病,家庭醫生治不好,要轉去醫院看專科醫生。對不起,這種沒有生命危險的病,可能要排一年才看得到。台灣醫生一天可以看200人,加拿大醫生看20人就很多了。
  3. 滑雪摔斷鎖骨了!對不起,沒有生命危險,慢慢排隊吧,可能排到的時候都癒合了。如果不是COVID19,飛回台灣就醫還比較快。
  4. 那可以自費嗎? 對不起,沒有這個選項。醫療怎麼可以因為患者有錢或沒錢,而有差別待遇呢? (如果很有錢,要動手術,就去美國自費吧。如果是內科病,可以自費看體系外的中醫、自然療法等等)
  5. 生病可以直奔家庭醫生診所嗎? 首先要預約,再來家庭醫生常常以熟客為主,新患者想預約要等很久,有點像台灣牙醫的感覺(都滿坑滿谷的牙醫了,牙痛可能還是要等半個月)。還有人說沒事要去家庭醫生那兒坐坐,給他們生意拉拉關係,萬一哪天急著要看醫生時才能預約到當天去看。
  6. 孕婦想安胎。對不起,醫院沒這個選項,需要安胎的胎兒可能不太健康,就順其自然吧。
  7. 急診患者被醫生認為救起來也是一輩子植物人,醫生就不救了,求也沒用。一來這會是大家的負擔,二來還有很多人在排隊,排到一年後了。

從以上的例子可知,加拿大的醫療資源是很匱乏的,或是他們的醫護人員太好命了,不用承擔像台灣醫護那麼大的工作量(普遍加拿大人是如此)。不過,當大家在以台灣健保自豪時,我又有不同的看法。台灣是有點太過血汗了,大家的自豪是建立在醫護人員的血汗上的,而不是自己貢獻了什麼,看看醫護的辛勞,想想自己的有什麼貢獻,不汗顏嗎? 

(至於加拿大牙醫,順便提一下補牙的收費。處理一個面大概要加幣150~200元,一顆牙如果蛀了兩個面,就要收300~400元。)